中国范儿!展现大国自信、青春新形象

发布时间:2022-03-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华灯璀璨,大幕开启。2022年2月4日,“双奥之城”北京再次点燃奥运之火。冬奥会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更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形象的绝好时机和一扇窗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兑现了申奥时的承诺,先进的场馆、周到的服务、完善的保障等等,一个个具有特色的“中国范”正吸引着每一位参与者、见证者。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展现出一个文化自信、综合实力、青春力量并与世界各国携手一起向未来的大国形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春”是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之首,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开幕式上的《立春》节目,瞬间震撼、温暖、征服了数十亿中外观众的心。从开幕式上的蕴藏劳动人民智慧的24节气、奔腾磅礴的黄河之水、充满寓意的中国红……,再到到颁奖典礼上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饱满的热情把会徽、吉祥物、体育图标、火炬等等注入来自古老东方国度的精气神。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我们在开幕式不仅要讲冬奥会,还要讲中国人的时间观、宇宙观,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环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非常重要。”综观这次冬奥会,从开幕式节目构思、表演呈现,到场馆设施图表设计,再到冬奥会会徽、吉祥物色彩,几乎所有设计细节都融入了中国诗意的文化意境,都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奥林匹克元素的完美结合,散发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元素,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筹办冬奥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张国力的综合考卷,更是科技实力的彰显。2015年7月,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6年来,中国实现了奇迹: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这就是“中国速度”;水-冰场地转换配套技术、5G“云转播”技术、“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废弃物与废水处理等360余项新技术成果陆续落地应用,这就是“中国技术”; 从坚持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到耗能巨大的火炬台改为烛照未来的微光,从首钢地区抓住冬奥契机创新工业遗产再利用,到延庆地区利用冬奥效应打造生态建设新样板,这就是“中国智慧”;短短几年,109个东奥小项,我国从约有1/3是空白到实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短短几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不仅遍及大疆南北,更唱响“四季歌”,这就是“中国力量”。

奥运会的赛场,最能激发运动状态,换发奋斗意志,振奋民族精神。中国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131人首次参加冬奥。截至2022年2月8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斩获3金2银,其中,“00后”运动员贡献了1金2银。如17岁的苏翊鸣、18岁的谷爱凌……她们赛场上拼搏的姿态,自信的面庞,展现的青春活力,频频被刷屏,赢得网友点赞。这就是中国青年,敢于挑战、勇于超越,于高山之巅、于激浪之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它带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我并不在意这一次中国运动员拿几块金牌银牌,我更在意它给我们今后注入的动力和活力。”苏翊鸣说,他热爱单板滑雪,相比于分数,他更在意的是完成更多更好的动作,从中获得快乐。谷爱凌说:“我一直说,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我只想去打破自己的界限。”据统计,在过去4年时间里,北京市注册的青少年冰雪项目运动员达到了7565人,4年增加了近100倍;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止到2021年10月,全国18岁以下青少年群体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4600万。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2020年已达2062所,预计到2025年达到5000所。“冷运动”掀起阵阵热潮,越来越多青年人纵身冰雪、拥抱纯白,无论是青年运动员,还是青年志愿者,抑或千万里之外为冬奥而激情呐喊的年轻人——他们构成了可爱中国的青春群像,他们彰显着可爱中国的青春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东奥盛会,完美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体育赛场上、在建设体育强国中,需要发扬争创佳绩、为国争光,奋斗有我的拼搏激情。从走近奥运、参与奥运到举办奥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潮流,从努力展现国家的实力,到从容不迫地彰显中国自信、国家力量,让世界看到更多元、更包容、更乐观的中国青年、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作者:马德坤,系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文章发表于“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