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试青春,赛场见英豪,爱拼才会赢!

发布时间:2022-02-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在北京举行。这几天,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类社交媒体都被一位18岁的女孩刷屏了。这就是在2月8日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谷爱凌大胆做了从未尝试过的高难度动作1620抓板,最终逆袭成功反超第一名,获得94.50分的优异成绩,斩获冠军,也让中国在时隔16年后收获了雪上项目历史第二金。同时,激烈的冬奥会赛场上我国运动员苏翊鸣,斩下单板滑雪自由式比赛银牌,创造了该项目我国历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短道速滑任子威夺金、李文龙摘银……截至目前,中国体育代表团这些骄人的成绩,让国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并为之欢呼,为之自豪。

成绩的背后,是一次次的奋力拼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一首歌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一项项傲人的成绩,一次次刷新的记录,都是每一位参赛运动员流血流汗换来的结晶,都是他们日日夜夜备战的彰显。正如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所言:谷爱凌说,“每一次看起来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是一遍又一遍地拼尽全力,”;苏翊鸣说,“不管成败,始终向着领奖台第一的位置发起进攻。”;徐铭甫说,“为了这一刻,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今天也算是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夺冠并非偶然,只有努力拼搏才会赢,只有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功。“铿锵玫瑰”在历经风雨之后,才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在2月6日晚进行的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0∶2落后的被动局面下,下半场发扬奋力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上演“逆转”好戏,3∶2力克韩国,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冠军奖杯。“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只有拼搏的人生,只有不服输的人生,才是闪亮的人生。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言“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是啊,只有不断奋力拼搏,勇挑重担,事业才会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和成功。

热爱、坚持是成功的密码

谷爱凌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有对它的热爱,因为喜欢,然后开始比赛,开始赢,那就让我更喜欢它。”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冠军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不会一片坦途,需要做到持续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热爱是开始,坚持是关键。综观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皆是从小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像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年仅10岁便获得乒乓球团体和单打冠军,她为什么能够做到?答案就是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心理困扰、伤痛折磨,才会在参加各类比赛的征途上披荆斩棘,才会跌倒了爬起来擦把汗继续前行。

在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学习赛场上运动员这种对参加竞赛的热爱、对从事项目的坚持精神,因为你热爱一件事情,你一定会竭力去做到最好,在这过程中带给你的感觉不是疲惫而是充实,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

拼搏中绽放青春力量

运动竞赛赛场上,有冠军、有亚军,当然也有很多拿不到奖牌的运动员。相较于赛场上的金银牌,更关键的是对竞技的态度,特别是中国青年运动员对待人生的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并不在意这一次中国运动员拿几块金牌银牌,我更在意它给我们今后注入的动力和活力”,这就道出了我们中国对待承办这次冬奥会的真谛。这场冬奥会不仅可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舞斗志、提振信心,而且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加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竞赛场上,我们的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展现的青春力量、绽放的青春光彩。同时,在这场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交织相融的盛大仪式背后,闪耀着1600余名国家体育场志愿者的身影,就像志愿者说,“你负责逐梦冰雪,我负责温暖世界。”这也构成了冬奥会赛场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冬奥会赛场上,无论是否取得奖牌,只要你敢于突破自我,拼尽全力打破自己曾经的“不可能”,既使没有名次,没有拿到奖牌,这都没有关系,但这份果敢自信及敢于挑战的勇气,就成就了更好的自己,而且也为中国众多青少年树立了榜样。应该这样说,赛场上拼搏的每一位运动员都在拼搏中绽放了青春力量,就都是冬奥英雄。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给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冰雪试青春,赛场见英豪,爱拼才会赢,奋斗写人生。通过举办冬奥会,我们不仅收获了奖牌、赞誉、鲜花和掌声,更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之上,“冷运动”掀起阵阵热潮,越来越多青年人纵身冰雪,体验挫折与考验,磨砺自信与成长。可喜可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中国青年正倔壮成长!(作者:马德坤,系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文章发表于“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