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

发布时间:2021-10-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在狂欢特质鲜明的网络“泛娱乐化”浪潮裹挟下,不少青年大学生自缚于“被定制”的“娱乐茧房”,追捧“万事皆可娱乐”的解构主义叙事,习惯以“视觉实证”代替理性思考。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守课程底色还是迎合学生“娱求”、坚守学理性阐释还是增添解构性分析、坚守内容讲授还是强化“感官”刺激这三个方面产生了摇摆困顿。在新时代,消解网络“泛娱乐化”浪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良影响,必须坚持以“内容为王”打破网络“娱乐茧房”,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以“共情式”话语表达超越“泛娱乐化”叙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以“引导式”内容讲授统合新媒体教学手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立足现实、直面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泛娱乐主义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的存在样态——狂欢特质鲜明的网络“泛娱乐化”浪潮,不仅将一大批青年大学生裹挟其中,还引发了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关于“守正”与“创新”的认识困惑。因此,明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泛娱乐化”表征,剖析并消解网络“泛娱乐化”浪潮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讲台困 惑”,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和 必由之路。

一、娱乐还是“愚乐”: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

作为“新媒体一代”,当代大学生的社交娱乐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各类网络应用平台“中介化”和“在线化”了。他们身为“用户”,在表面上享受着各大平台带来的“娱乐自由”和“娱乐狂欢”,但却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接受着平台资本力量的持续规训和隐蔽诱导,并在平台资本催动的这股“泛娱乐化”浪潮中逐渐滑向“愚乐”边缘。

(一)自缚于“被定制”的“娱乐茧房”

随着平台资本力量的强势崛起,青年大学生作为“用户”被各类移动APP卷入到相互嵌套、相互关联的数字化社交娱乐界面中。从表面看,大学生通过使用这些数字化界面,能够获得“个性化定制”的“娱乐自由”。但实际上这种“私人定制”的背后是“资本设定”。为了精准“俘获”受众,平台资本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大学生在各类社交娱乐APP中产生的“信息流”,据此锁定、理解、学习大学生群体的娱乐偏好。在此基础上,网络社交娱乐平台利用算法推荐技术,投其所好地向大学生“喂养”特定娱乐内容,不断形塑并固化大学生的娱乐偏好,从而使大学生群体落入资本精心构筑的“娱乐茧房”中。在这一虚拟“娱乐茧房”中,大学生长期沉溺于各大网络社交娱乐平台提供的即时性、肤浅化、同质化娱乐快感中,模糊了对娱乐与生活、学习、工作之间的时空认知界限。所谓“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一入王者深似海”并非戏言,而是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娱乐平台虚耗生命的真实写照。更为重要的是,部分身处“娱乐茧房”中的大学生,只接受“被定制”的娱乐内容,拒斥除娱乐之外的所有“异质”信息,不仅逐渐陷入思想极化的困境,还会在不自知的状态下“钝化”自身的理性思辨能力,最终沦为被网络娱乐平台单向度“设定”的“片面的人”。

(二)追捧“万事皆可娱乐”的解构主义叙事

在网络“泛娱乐化”语境中,“娱乐”能够冲破自身特定的叙事边界,以“狂欢”之名颠覆或重塑各领域的主流价值形态。正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明的,“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正因如此,不少深陷“娱乐茧房”的大学生拒斥严肃理性的政治话语,反而大力追捧、传播甚至创制那些戏谑、恶搞、调侃、吐槽各类话题的网络“酷语”和“段子”。更有甚者对“戏说”历史、“开涮”政治、“恶搞”英雄、“讽刺”经典等畸形网络文化现象趋之若鹜。从本质上看,“万事皆可娱乐”是一种“去中心化”“去政治化”的解构主义叙事方式,这种叙事“狂欢”只会使人陷入价值迷失、精神虚无的意识形态危局。然而,正是这种否斥传统、解构崇高、虚无价值的叙事方式,却成为了一些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社交方式”和“集体记忆”。那些长期乐在其中的大学生,不仅逐渐滋生出“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消极心理,从而使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意识淡薄化,而且还陷入道德水准滑坡、价值判断混乱的困境中,催生出诸如“感谢舍友当年不杀之恩”“反派的颜值决定了我的三观”等是非不辨、善恶不明的“戏言”。

(三)习惯以“视觉实证”代替理性思考

随着“快手”“抖音”“微视”等短视频类娱乐平台的“井喷式”发展,观看“短视频”不仅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性社交娱乐活动,而且也成为不少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短视频作为一种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不仅承载意识形态,而且成为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新方式,支配了我们的生活”。大量“短平快”且充斥着感官刺激的短视频,在满足大学生感官欲求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部分大学生长期浸淫于短视频所构筑的“视觉景观”中,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相信并认同各类短视频所传达的信息、观点乃至价值立场,从而在无意识中以“眼见为实”取代了深度思考和理性质疑。譬如,有些大学生盲目购买网红直播“种草”的商品,而不深思这类商品的实际功效以及相关品牌质量信息;有些大学生追捧并深信各类“1分钟读懂某某经典”“5分钟把握某某学科”的短视频,并以此作为“学习方式”;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不加考证地相信“短视频新闻”,进而滑向信谣传谣的边缘。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折射出部分大学生陷入“所看即所得”“所看即所真”的“视觉实证”怪圈。

二、坚守还是迎合: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政课的“讲台困局”

面对网络“泛娱乐化”浪潮,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体察大学生的时代新需,又要应对网络“泛娱乐化”浪潮的侵袭,难免左支右绌,在价值定位、叙事风格、教学形式等方面陷入认识摇摆和实践困顿。

(一)坚守课程底色与迎合学生“娱求”的价值定位之困

作为“改造世界观”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因此,思想性、政治性和学理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底色,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也应具备崇高性、深刻性和严肃性的鲜明特质,发挥举旗定向、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网络泛娱乐主义催动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侵袭下,不少大学生对严肃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兴味索然”甚至“嗤之以鼻”,在思政课上“以手机度日”,以至于高校思政课被一些大学生戏谑为“水课”。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深感形势之严峻,纷纷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课堂吸引力、捍卫课堂尊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受到“上座率”“抬头率”等互联网“流量”思维的片面驱动,一味迎合大学生的“娱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淡化甚至“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理想信念,转而大谈能够“夺人耳目”的趣味化、碎片化内容。譬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被一些思政课教师上成了“民国趣闻史”“秘闻野史”“故事会”,这严重偏离了通过讲授党史、国史、国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目标;个别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一带而过,反而津津乐道网络上那些肤浅、庸俗的“心灵鸡汤”“成功学段子”“厚黑学段子”以及各类趣事、花边新闻等,偏离了“改造世界观”的正确方向。这些现象反映了网络“泛娱乐化”浪潮冲击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坚守课程底色与迎合受众需求之间的摇摆困顿,从深层次折射出部分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尚存偏颇。

(二)坚守学理性阐释与增添解构性分析的叙事风格之困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独特魅力。从叙事风格上看,学理性阐释具有理性、艰深、抽象等特点,这对那些浸淫于“短平快”网络娱乐文化的大学生而言并非是“喜闻乐见”的。出于“便于学生理解”的考量,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尝试在授课过程中转变叙事风格,增添了解构性叙事方式。

然而,由于拿捏失当,在部分思政课课堂上出现了学理性阐释被弱化或“悬置”、娱乐化和碎片化叙事盛行的现象,这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学理性阐释过程中不加筛选地穿插网络“酷语”“段子”“鸡汤式语言”,少用甚至不用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范畴和理论进行碎片化处理和娱乐化解读,特别是以网络上的各类碎片化信息来比附某一学术概念或思想,这看似“通俗易懂”,实则遮蔽了经典范畴和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三是以戏谑化和表演化口吻授课,通过即兴“抖包袱”“抖机灵”活跃课堂气氛,使严肃的思政课滑向“相声表演”“个人脱口秀”的边缘;四是偏重网络事例分析、弱化学理论证,个别课堂甚至以网络案例分析完全取代理论分析,其案例选择也多以迎合学生“口味”为主,缺少统领各案例的理论内核和逻辑主线。诚然,适度增添解构性叙事,特别是适当转变话语风格、增加个案分析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大学生对抽象理论的“心理距离”。但是,解构性叙事过于频繁密集,将会极大地动摇知识的真理性,从而冲击支撑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价值硬核和理论基础,这既不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理性甄别能力,也不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三)坚守内容讲授与强化“感官”刺激的教学形式之困

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思政课课堂,当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和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完全取代以内容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这是因为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系统讲解和深度剖析,能够在理论的高处辨明是非、引领思想、陶冶情操,这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课而言尤为重要。但是,从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实践看,少数思政课教师为了吸引作为“新媒体一代”的大学生,一味追求“器物”层面的教学效果,出现了重“感官”刺激、轻内容讲授的教学怪相。譬如,有些思政课教师不擅科学论证而长于“视频说理”,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短视频、影视作品完成教学内容,以至于其课堂被学生戏称为“视频课”“电影课”;有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摇身一变为“PPT放映员”,其制作的课件充斥着图片、动画、漫画、短视频等视觉影像而少见文本内容,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课件难以触及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想深度和学术内涵;还有些思政课教师推出“弹幕课堂”“手机课堂”模式,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弹幕”到在线讨论区以参与课堂互动。这种以“弹幕”组织教学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也易因缺乏思想引领、理论深度而陷入“你一言我一语”的碎片化乱局,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上述轻内容讲授、重“感官”刺激的课堂乱象,从根本上折射出:在大学生“泛娱乐化”倾向影响下,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改革目标和手段的认知混乱。一味迎合大学生的“泛娱乐化”需求而热衷于运用增强“感官”刺激的教学手段,将大大降低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深刻性和严肃性,既不利于培育大学生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也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功”的修炼。

三、守正创新: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脱困路向

(一)以“内容为王”打破网络“娱乐茧房”,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

网络“娱乐茧房”只能为大学生提供浅层的感官刺激和低质化娱乐快感,使大学生陷入“愚乐”中无法自拔。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课程内容能够在理论高处、思想深处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这是高校思政课的独特魅力和特有优势。因此,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以及部分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决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无原则地盲目“逢迎”,而应保持定力、自尊自信,坚守“内容为王”,通过供给优质的课程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获得感”,从而真正赢得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自觉认同。一是要坚持鲜明导向。高校思政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理直气壮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上的“趣事”和素材可以加以利用,但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加强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特别是要深刻揭示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内蕴的错误价值观念,避免将低俗当作通俗、将感官刺激当作精神快乐。二是要保证思想高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探索引入网络“段子”、播放短视频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但高校思政课终归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培养学生、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为学生提供“精神盛宴”。三是要加强精准回应。守“内容”之正绝不意味着保守封闭。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关心并深入理解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娱乐场域中的心理状况和行为逻辑,要重视并善于从大学生关注的网络娱乐“爆点”中挖掘优质课程资源,要积极回应大学生在网络娱乐体验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科学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共情式”话语表达超越“泛娱乐化”叙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故事讲述者与倾听者之间就特定情境发生情绪、情感的‘共情’体验,是听者新认知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中加强情感交互,能够促进“主体间性”的生成,推动施教者和受教者相互体认各自的话语体系及其意义,进而从叙事层面消解“新媒体一代”对高校思政课的心理阻隔,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一是必须正视学生关注的网络娱乐话语,避免“无视”和“无度”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对网络娱乐流行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避而不谈,要积极透过网络娱乐“酷语”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从而为“共情式”话语表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不能为了“取悦”学生不加筛选地在高校思政课上使用网络娱乐用语,从而影响思政课的严肃性。二是必须科学研判网络娱乐话语及其表达方式,从中挖掘能够“活化”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的有益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发挥科研专长,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网络娱乐话语内蕴的政治倾向和价值理念,并深入研究其独特的语体风格、叙事方式及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准定位高校思政课与网络娱乐话语的有机契合点,积极探索能够直击大学生“痛点”、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话语表达方式,从而与大学生达成“语境共在”与“意义共享”。三是坚持学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在寓教于乐的叙事过程中始终保持理论“能见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借鉴网络娱乐话语的语料资源和话语风格过程中,要始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为引领,在用鲜活话语风格拉近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心理距离”的同时,更好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决不能“为了趣味而表达”“为了吸睛而表达”。

(三)以“引导式”内容讲授统合新媒体教学手段,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是提高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可为手段,但却非高校思政课的终极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依然在于课程本身,不能为了吸引学生注意而不停地变换形式”。因此,在引入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决不能偏废内容讲授这一传统且必要的授课形式。当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守内容讲授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应积极从“单向灌输式”讲授转向“理性引导式”讲授,并以“引导式”讲授统合多样化的新媒体教学手段,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须从理论知识的“储户”转变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摒弃填鸭式“硬灌输”,转而加强启发式教育,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读书沙龙、问题研讨、学生演讲、小组辩论、师生对话等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大学生在既当“听众”又当“主角”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理性思辨能力。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须从新媒体手段的“使用者”转变为“驾驭者”。新媒体手段能用、要用,但不能乱用、泛用。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接触和学习新媒体技术,利用新媒体手段“赋能”课程内容讲授,实现新媒体时代的自我革新;另一方面要坚守自身作为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掌舵者”的角色,确保对新媒体手段的使用不“喧宾夺主”,也不跳脱课程设计,更不能偏离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底色和教学目标。三是在“引导式”内容讲授的框架内合理“嵌入”新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师讲授和新媒体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讲授和新媒体手段各有所长,应根据“引导式”教学不同环节的具体特点,合理配置这两种教学形式。在“提出问题”阶段,可以通过展示或播放图片、短视频等影像资料加强感官刺激,吸引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在“分析问题”阶段,就必须保证深刻的学理剖析及时“跟进”,将学生的瞬时关注转化为理论体认;而在“解决问题”阶段,则既需要通过教师讲授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也可以通过“群发言”“弹幕课堂”的新媒体形式让学生积极发声、各抒己见。总之,以“引导式”内容讲授统合新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化性和趣味性、深刻性和鲜活性的有机统一。(作者:张恂、吕立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载于《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8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