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的重要一环

发布时间:2021-12-2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12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等3个文件,对推进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一明确了教育内容、重点内容、工作机制,等等。这标志着山东省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践探索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形态,劳动作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命活动”(马克思语),集合凝聚了丰富的知识要素。实践证明,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身心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而言,劳动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奋斗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有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今天,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时代新人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劳动教育“何以必要”“教以什么”“如何实现”的思考和追问。

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倾向,“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使得劳动教育处于尴尬的边缘境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对劳动教育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的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多数情况下仅以活动的方式呈现。同时,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认识不足。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德育处于统御位置,劳育既是德育的重要支撑,还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发挥育人作用的必要载体和途径。简言之,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动教育区别于劳动,也区别于劳动技术教育。它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了解劳动场景、程序技术,科学享受劳动成果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我们要站在劳动创造价值、创造时代的高度看待劳动与劳动教育的价值。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一项教育内容专门发文,这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强化劳动的育人功能,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社会意义,把劳动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引导广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人民。

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科技进步飞跃到何种程度,劳动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创造性劳动、创新性劳动与每一位劳动者都息息相关,一切个人和集体创造都值得鼓励。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根基。大学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懂得为国奋斗、艰苦奋斗的真谛,强化向劳动人民学习、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意识,巩固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对象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改变、劳动的具体形式不断拓展、劳动的效益和价值不断升华,这就要求高校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式,不断完善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体系建设,最大限度释放劳动教育的活力,确保新时代劳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在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上用心。要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和制定出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文件,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及指导纲要,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和路径遵循。要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多举措配齐、建强一支热爱劳动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开放共享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等。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责任到人,通过“学校-学院-班级‘三层共管’模式”,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

在劳动课程体系设置上用力。首先,结合地方特色设置劳动专业课程,将劳动教育课设为必修课程,给予充足的课时并确定相应学分;同时根据地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及其对未来劳动者的特殊要求开发和设计劳动教育专业教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制定和实施课程内容。其次,结合专业特色设置劳动融合课程,做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深度融通,在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适时适当适度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劳动、辛勤劳动,学会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亲历本学科相关劳动过程中实现知识获取、价值塑造和能力养成的有效统一。

在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上用功。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出力流汗,才能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是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实训资源共通共享,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共赢多赢。二是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教育基地。扩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整合高校与企业的资源,重点建设功能完整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三是加强校地合作,高校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城乡社区之间建立合作,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搭建活动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劳动教育开展,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的目标。

在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营造上用情。校园环境蕴含着无声的教育,依托环境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将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物质环境的劳动文化育人作用,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运动场、报告厅等区域投放劳动模范的简介、大国工匠的故事等,实现“触景生情”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在学校精神环境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介营造校园劳动文化的多样形态,在大学理念、校风院风、宿舍文化中彰显对劳动的尊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观念与行为。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才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认真上好每一节劳动教育必修课,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和受益者,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引领者,茁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者简介:于洪良,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沙林斌,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文章刊发于《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12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