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建构及其经验

发布时间:2021-04-2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大体经历了起步和曲折发展、恢复和重建、持续发展和完善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积累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总体培养目标需要等宝贵历史经验,为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新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经验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此,必须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作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的主渠道,在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则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深入认识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继续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经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不懈努力和接力探索,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伟大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迎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这一伟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揭示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历史脉络,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成功推进和“第二次结合”的初启及推进,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成功推进、“第二次结合”的初步启动及其曲折转向时期,大体经过近三十年时间,先后取得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一系列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随后进行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也取得不少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做出了重要理论准备、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上篇”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革命的“下篇”即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第一次结合”的基础上,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基本依据,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主要遵循,经过一系列艰苦复杂的斗争,使我国社会顺利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1953-1956年,党在带领人民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党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强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来说,总路线的实质是要逐步地改变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57年8月以前,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要求,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阶段的探索虽然时间不长,但成果显著,其中党的八大文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是其代表性成果,集中回答了国内主要矛盾转化、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等问题,“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毛泽东同志也有好文章、好思想”[3],“我们要恢复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以至还要发展毛泽东思想,在这些方面,他都提供了一个基础”[4]

从1957年8月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曲折中艰难前行。在此期间,党的工作发生过严重失误,党对错误的及时纠正,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得到较大发展,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些成果集中表现在:一是提出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设想。二是提出了要完成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过去的政治革命到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转变的要求。三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认为应该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同社会主义建成加以区别。四是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此期间,虽然发生“文化大革命”这一严重“左”倾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其初心并未改变。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启及持续推进,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召开党的十二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启、实现突破及持续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大体上也是三十多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拨乱反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的理论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深刻分析了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战略思想,并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明确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发生历史性伟大变革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科学认识世界发展趋势,准确阐述时代的主题和基本特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础。当代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伙伴关系、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就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变化的基本特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世情基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紧密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把握时代主题和基本特征,更要紧密联系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把握本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持续奋斗和不懈探索,深刻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但是,我国战略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叠加、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的现实,又使我们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总依据,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这就为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国情依据和实践基础。

党对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清醒认识,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十四亿多人口长期执政的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肩负着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衔接起来,这是党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基本目标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党情基础。

从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聚焦点,对“中国梦”战略思想进行系统阐述阶段,凸显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深刻认识;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五中全会,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集中阐述阶段;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中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系统阐述阶段;直到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不断深入、系统展开的过程。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使之与新的实践紧密衔接起来,揭示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揭示其本质特征,而且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演进的基本脉络。

二、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演进的基本脉络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与之相适应,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大体经历了起步和曲折发展、恢复和重建、持续发展和完善三个历史时期,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

1.从“53方案”到“64方案”: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初步建构和曲折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起步和曲折发展时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先后形成“53方案”“56方案”“61方案”“64方案”。

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高校思政课起步设置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为了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高校思政课最早在华北地区部分高校开设。195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要求全国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后,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要求工、农、医等专门学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课,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等学院在此基础上加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并要求各类型高等学校自1953年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程5,进而形成了“53方案”。

第二个阶段,从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是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初步确立阶段。1953年高教部下发《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将“新民主主义论”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6。1956年9月,高教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正式规定各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门政治理论课程7,实际上形成了“56方案”。这四门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标志着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被初步建构起来,“56方案”也可以被看作是对“53方案”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个阶段,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不断变动并最终遭到破坏的阶段。1957年秋以后,受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影响,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开始不断发生变动。先是,1957年下半年只保留了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其他课程均暂时停课8;接着,1958年4月,高教部、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又规定,各类高校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思政课课程体系重构,但其课程内容已有较大调整9;1961年4月,教育部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中再次规定,高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概论”“形势和任务”两部分,其中“形势和任务”是必修课,这种设置可以被看作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源头,也是当今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雏形10,事实上形成了“61方案”;196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改进课程和教材,同时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根本的任务11,进而形成了“64方案”。当然,就课程体系来说,“64方案”仍然是延续了“53方案”“56方案”的主体框架。然而,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不断发展,此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逐渐发生偏离,直至“文化大革命”十年,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遭受严重冲击和破坏。

2.从“79方案”到“05方案”: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建与持续推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八大,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重建与持续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大体又可分为四个阶段,思政课课程体系经历了多种方案的演进。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与高校思政课的恢复和重建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经常会被接连不断的政治活动所挤占或取代。高校思政课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高校思政课得以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步走上正规化的道路。1979年,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全国各高校在本科层次开设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程。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试开科学社会主义。各门课各为一学年。马列主义课在各类专业中,都是必修课程,不能选修或免修,这就形成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基本课程的“79方案”12。这一阶段,高校思政课教育主要是恢复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声誉,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党的历史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是“85方案”形成阶段。1980年7月,教育部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要求各本科院校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科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试开“科学社会主义”13;1982年10月,教育部又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通知》中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列为必修课14。由此建构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高校思政课框架。198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高校思政课进行中国革命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教育15。1986年3月,国家教委贯彻中央关于高校思政课改革通知,把思政课确定为“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文科)16;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国家教委又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设置了“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17。至此以“两课”为架构的“85方案”课程体系正式建构起来。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是“98方案”形成阶段。党的十三大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初步框架;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18;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1998年秋季开始,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标志着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思想品德课。这就是继“85方案”之后的“98方案”。

第四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是“05方案”形成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3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20;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思政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05方案”由此被建构成形21。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中宣部、教育部又对“05方案”教材和内容进行了修订,及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05方案”的深化发展: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在新时代的完善和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2013年春,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2015年,教育部连续下发文件,规定了新时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考核评价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4月,教育部下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调整“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形策”等思政理论课的内容,总体上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仍旧遵循“05方案”的课程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2,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并就思政课建设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讲话对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的认识站位之高、思考之深、重视之充分前所未有,为新时代、新阶段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战略指导和重要遵循。

三、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对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构的重大引领与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充分彰显了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所具有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

1.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伴随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23。延安时期,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互动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24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等政治理论课,是为了适应当时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需要。而上述课程的开设又为实现这一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53方案”到“56方案”课程设置所做出的调整,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对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所提出的新要求,适应了这一阶段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而“63方案”或“64方案”对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所做出的调整、充实与提高,在总体上也适应了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经常会被接连不断的政治活动所挤占或取代而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高校思政理论课得以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步走上正规化的轨道,相继形成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伴随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实践中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着眼于为党培养优秀后备人才;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实践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实践中始终遵循思想道德建设规律,通过不断丰富理念、完善内容、拓展阵地、创新方法,着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质量。

2.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需要,并与之相契合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伴随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高校思政课设置相继发生某些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方案,这些方案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目的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需要。如“85方案”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是为了集中讲授改革开放初期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提出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创新理论观点。“98方案”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是为了适应邓小平理论这一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需要。“05方案”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是为了从整体上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设置。一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设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开设的课程,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旨在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开设的课程,如“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旨在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而“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在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了其整体性的特征。以“05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为例。该教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完整体系结构,有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凸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有助于大学生动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最新成果,进而展望其发展远景。

3.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构较好地落实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与之相结合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25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决定的,也是由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所决定的。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高校思政课是为实现高校各类专业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而设置的关键课程。在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虽然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作为所有大学生都需要学习的特殊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无论课程体系如何调整,思政课课程都是面向各年级的必修课,覆盖所有专业、所有大学生,对各专业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向大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重在立德,着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三是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调整,总是支持和助力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思政课注重协同性、全面性,不仅关注自身作为关键课程的建设,同时也注意配合课程思政的建设,形成协同立德育人的强大合力。

总结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思政课程体系建构的历史经验,当然不应该回避也没有必要回避我们曾经发生的失误与教训。过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又由于缺少对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等关系的深入研究而使之缺少必要的学理支撑。从“05方案”启动至今,高校思政课不仅受到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到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有了前所未有的稳定的课程体系,前所未有的学科平台支撑,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项目的支撑,以及人才队伍、人员编制和经费等有力支持。面向未来,包括课程体系在内的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性建设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进步。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2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3][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297页。[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6、27、31、33、41、51、87、92、107、110、133、158、180、183、193、21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2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25]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载《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作者: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主要研究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

友情链接